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5-08-13
    为全力以赴做好上合峰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天外235名志愿者提前返校集结,积极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8月13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带队深入志愿者宿舍慰问,送上暖心关怀与慰问物资。周红蕾对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她指出,服务保障上合峰会是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喜事、盛事,能够参与其中,既是一份光荣使命,也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并对志愿者提出三点希望:一要珍惜机遇,拓宽视野,在服务国际盛会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二要锤炼本领,展现风采,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在外交舞台上亮出“天外名片”;三要充分储备,调整状态,以“零差错”的专业姿态迎接峰会各项任务,为精准高效地完成服务工作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校领导和老师们走进学生宿舍,与志愿者亲切交谈,细致询问生活起居细节,为大家加油鼓劲并送上慰问物资。同时,特别叮嘱相关部门要全方位做好志愿者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志愿者们解决后顾之忧。过程中,学校还为当天过生日的志愿者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当温馨的生日歌响起、精致的蛋糕呈现时,让志愿者们切实感受到了学校的关爱与温暖。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校领导的深切关怀让大家深受
  • 2025-08-10
    8月7日,上合组织峰会召开前夕,印度尼西亚布拉维加雅大学(以下简称布大)校董会主席努赫菲尔·哈纳尼率团来访我校。校长李迎迎,副校长程国毅会见来访客人。李迎迎对努赫菲尔·哈纳尼一行表示欢迎,并向来访客人简要介绍了天外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验班、四大产业学院)、国际化办学、师生服务上合峰会、印尼孔院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建设、天外与印尼高校和企业整体合作,特别是天外与布大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情况。她指出,天外重视与布大的交流与合作,自2021年两校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以来,双方开展了系列深度合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开展了印尼语专业“3+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2”等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合作共建了印尼文化体验室,联合举办了“海河韵·千岛情”印尼文化月活动,布大选派多名教师担任我校印尼语外教,多次组织师生参加我校举办的“汉语桥”线上线下项目。天外愿与布大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合作举办教学科研会议,互办各类展赛会特别是非遗体验、文艺展演等人文交流活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协调语音教室安装“印尼语能力测试系统”,帮助学习印尼语的学生提升语言能力;组织学生到布大开展
  • 2025-08-08
    8月7日,天外举行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志愿者誓师动员会,为即将举办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冲刺一战”吹响号角。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团委负责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带队教师及全体志愿者参加会议。会上,胡志刚为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志愿服务队授旗并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志愿者“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担当精神,并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以使命为帆,勇担时代重任。鼓励大家要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其二,以专业为桨,彰显天外风采。希望大家能将参与多场配套活动的经验转化为峰会服务的精湛素养,以专业能力展现天外学子的独特魅力;其三,以奉献为笔,绘就精彩篇章。倡导大家要以无私奉献为精神底色,秉持“志在巅峰”的决心、“精益求精”的匠心、“携手同行”的同心,完成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诗篇。党委宣传部部长冯鹏为志愿者代表发放志愿服务物资,助力志愿者以最佳状态投入服务。校团委书记梁燕对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天外志愿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介绍并在会后
  • 2025-08-06
    8月5日,上合组织峰会召开前夕,受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市长艾别克·朱努沙利耶夫的委托,比什凯克市副市长莫兹加切娃·维克多利娅率团到访我校。校长李迎迎会见到访客人。李迎迎对莫兹加切娃·维克多利娅一行表示欢迎,并向来访客人简要介绍了天外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基础教育等校史校情。她指出,天外重视与吉尔吉斯斯坦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奥什国立大学建有校际交流关系。天外已开展国际中文教育40余年,是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天津市津派文化国际传播基地、天津市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中心,建有天外教育集团,愿与比什凯克市在教育科技、语言文化、青年交流、基础教育以及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特别是合作建设津比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组织学生到比什凯克市教育机构学习交流,互办文化节,加强两个友城经贸、历史、人文等领域的研究,推动深化两个友城之间的交流。欢迎比什凯克市组织大中小学生到天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学习汉语。莫兹加切娃·维克多利娅对天外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转达了比什凯克市市长艾别克·朱努沙利耶夫的问候。她指出,近年来,吉中两国相继签署了涵盖多个领域的双边合作文件,在政治、经
  • 2025-08-02
    近日,第三届全国日语风采短视频创作大赛落幕,天外日语学院学子表现优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届大赛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杭州西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浙皖赣分会、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AI赋能,文化共生”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城市、32所高校的148名选手同台竞技。参赛选手围绕主题,创作了大量展现语言功底与文化创意的优秀短视频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天外学子凭借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与出色的跨文化表达能力脱颖而出。其中,王佳鑫、丁晓艳、贺倩倩三位同学荣获成人组一等奖,朱美羲、赵诗瑜、李继芸、张金柱四位同学获得成人组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日语专业学子的综合实力和风采。此次获奖,是同学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成果,也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效。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多元实践教学环节,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不懈努力。(编审/罗缘欢内容审核/冯鹏窦文彤张占奇)(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
  • 2025-08-01
    近日,中国翻译协会公布了“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名单,天外申报的6个基地成功获批,目前共有7个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通过认证,标志着我校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及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此次认证工作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翻译协会联合组织开展,旨在通过加强实习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翻译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公示名单,我校获批实习基地的共建单位分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此外,去年学校已经获批与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实习基地。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不断探索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在课程共建、项目合作、师资交流、实习实践等多个维度与语言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建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持“立足行业
  • 2025-07-31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文章、指示等91篇,分为18个专题,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英文版的出版发行,有助于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理解,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外文出版社邀请,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带领2025级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英语)博士生刘帅参与了该卷英文版部分内容的英译工作,翻译质量获得外文出版社高度认可。多年来,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立足新时代国际传播需求,致力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在实践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成果丰硕。今后,基地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提升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
  • 2025-07-30
    近日,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编的《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上海教师观察2025》(英文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华云鹏、佟晓梅、姜莉、桑力攀四位天外教师担任主译,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后续还将由全球知名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面向海外联合出版发行,这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创新经验,将通过语言搭建的桥梁,登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面向未来的上海教师:上海教师观察2025》(英文版)系统梳理并深入剖析了上海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理念、融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最新实践与成果。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为上海本地和中国国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中国案例与借鉴,是向世界系统性呈现中国教育智慧、构建中国教育话语体系的一次重要实践。此次翻译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学校在高水平语言服务和跨文化传播领域实力的又一次集中展现,也是学校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强国和国际传播战略的生动实践。翻译团队以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教育内涵的精准理解,将上海教育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进行了
  • 2025-07-28
    7月24日—26日,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暨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70家理事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商语言教育合作与文明互鉴。天外副校长朱鹏霄教授代表学校出席系列活动。在论坛期间举行的联盟理事会上,天外成功当选为联盟21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海外7家,国内14家)。这为我校深度参与国际语言教育治理、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在“Z世代对话校长”圆桌对话环节,朱鹏霄紧扣时代脉搏,围绕Z世代学习需求变革与人工智能(AI)带来的教育重塑,介绍了我校聚焦国家急需领域打造“外语 + X”复合培养生态、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育人理念,指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AI无法替代的关键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价值引领与健全人格、终身学习与快速适应力、卓越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天外将以此次当选“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为新起点,持续秉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初心,充分发挥常务理事单位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前沿教育模式,为促进国际语言教育合作、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
  • 2025-07-28
    近日,来自天外国际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动画专业的陆漂、张冬婷、胡悦、魏昊天、余文华、鲜季娟六位同学联袂创作的作品《津彩哪吒·古韵新潮》,在2025天津旅游集团哪吒文化创意大赛中获得最佳创意奖。该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设计视角与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卓越创造力与昂扬精神风貌。《津彩哪吒·古韵新潮》以“哪吒”这一经典文化形象为核心载体,巧妙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理念的深度融合。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轮廓,用富有张力的形象设计传递情感,更别出心裁地将甲骨文“津”字融入其中,让作品既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不仅蕴含着对自我命运的深度思索,更传递出“坚守正义、勇于担当、不惧偏见”的积极人生态度,充分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指导教师郑璐璐表示:“这份荣誉是同学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创作期间,他们反复打磨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以古鉴今,展现出对文化创作的极高热情与出众才华。哪吒身上‘坚守正义、不畏困难’的精神内核,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秉持的态度高度契合。这组作品不仅实现了艺术设计表达上的突破,更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浓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