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2-18
    春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习俗,传递着祝福与希望。在2024年农历大年初五这个传统的迎财神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龙年文艺汇演”。伏师大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伏尔加格勒音乐学院,市武术协会,第五中学等多家单位受邀同台演出。伏师大及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伏师大师生及当地华商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伏师大校长致辞 伏师大校长科罗特科夫教授在致辞中对现场观众,尤其是中国师生表达了衷心的新春祝福。他肯定了伏师大孔子学院在推广对外汉语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学生们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情表示赞扬。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年味十足的舞龙表演作为开场“大戏”博得头彩,点燃了现场热烈的气氛。中俄学生们带来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有气势磅礴的《等待》《幸福中国一起走》,有新年主题的《恭喜你》《祝新年》,也有地方特色浓郁的湖北民歌《龙船调》,还有借“情人节”的契机向中国表白的情歌…… 精彩的演唱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中文系舞蹈团、伏师大艺术学院留学生们为观
  • 2024-02-13
    绘花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春节绘花灯、赏花灯是十分重要的民俗传统。值此龙年新春佳节,中国日报网“中国故事共创会·龙年新春特辑:绘花灯”邀请我校来自白俄罗斯的留学生小康、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孙柔佳,来到天津老城博物馆学习制作新春花灯。
  • 2024-02-13
    2月8日,由天津市文旅局组织的“邂逅·天津”龙年新春特别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办。来自近30个国家的60余名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的外籍师生,与市文旅局组织的天津歌舞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市曲艺团、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及非遗传人,一起走进天津博物馆,邂逅天津卫,了解津沽文化,体验非遗民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天津电视台、津云、今晚报、北方网、网易新闻等多家中央及天津市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天津新闻频道-都市报道60分天津都市频道-消费者津云今晚报北方网网易新闻(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悦)
  • 2024-02-12
    2月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求索荣誉学院承办的“汉语桥·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结营。来自韩国、越南、乌克兰、阿根廷、尼日利亚、俄罗斯、加纳等国家的近百名学员,与求索荣誉学院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相聚云端,共同见证了此次语言文化交流的学习成果,为该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营仪式由求索荣誉学院郝卓老师主持。“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结营仪式全体与会成员共同观看了学员剪辑的视频。他们用清晰流利的汉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汉语的热爱,彰显了汉语桥项目的意义。求索荣誉学院副院长黄骞萱对此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进行简要总结。通过为期10天的在线学习,学员们不仅加强了对商务汉语的理解和应用、提升了口语水平,还领略了天津的现代城市风貌和人文风情,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骞萱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对汉语的学习热情,探索中华文化的奥妙。 部分优秀营员名单来自乌克兰的华菱和来自越南的阮春梅作为营员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学习感悟。华菱表示,学习中文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此次汉语桥线
  • 2024-02-11
    玉兔欢歌辞旧岁,金龙起舞迎新春。2月9日,正值除夕之际,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新春佳节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教职员工,向大家致以学校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 2月9日上午,周红蕾先后来到马场道校区校门口、逸夫楼、国际交流中心和学生宿舍楼,向站岗执勤、巡逻值守的保卫人员,向后勤保障、宿舍管理、校园维护的服务人员,向留学生管理、行政值班的教职员工送上新春佳节的慰问品和满载喜悦与祝福的福字。2月9日下午,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深入滨海校区慰问坚守岗位的教职员工。 周红蕾与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各岗位工作情况,关心在岗人员生活情况,对他们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工作岗位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积极协调好工作与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合家欢聚之时,周红蕾与留校值守的教职员工、外籍教师、留学生代表共度除夕夜,共庆新年。大家互相祝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新春佳节。 春节前夕,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多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慰问工作。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校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校工会、各部门、各学院先后慰问
  • 2024-02-10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承办的保加利亚本土中文教师研修团组成功举办。这是我校近年来承办的首个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来华研修项目。研修班共有来自保加利亚的17位本土中文教师参训。结业仪式在结业仪式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简要回顾了研修班的课程安排,对学员们认真研修的精神表示赞赏,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与各位本土中文教师所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更多的保加利亚友人来天外学习交流,赓续与中国、与天津、与天外的友好情谊。17位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全方位的体验和沉浸式实践学习,不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尤其是天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此次研修,在提升自身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增进了两国间的了解和友谊。本次研修项目为期15天,所有培训课程均基于保加利亚本土中文教师的实际需求而设计,聘请了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课程设置既有国际中文教育基础知识及前沿理论、汉语教学基础、国际中文教学法及教学技巧、跨文化交际、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工作坊、国际中文课堂管理及教学课件制作技巧、语言测试与评估、文化活动策划暨中外跨文化交流案例分享等理论课程,
  • 2024-02-10
    辞旧迎新又一年。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在津过年外籍师生的假期生活,感受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2月8日,农历春节前夕,来自近30个国家的60余名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的外籍师生,与市文旅局组织的天津歌舞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市曲艺团、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及非遗传人,一起走进天津博物馆,邂逅天津卫,在“邂逅·天津”的龙年新春特别活动中,了解津沽文化,体验非遗民俗。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于健、馆长姚旸,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副校长李迎迎出席活动,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专业课教师参加活动。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在天津博物馆“沽帆影远------天津运河文化展”,外籍师生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全方位了解了天津作为运河沿岸重要城市,与运河互相依存、因河而兴的发展历程。通过工作人员的生动讲解,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刻理解了加强大运河(天津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意义。来自马里的留学生迪亚罗说:“老师们在课堂上提到过大运河,博物馆里的介绍更加详细,还有很多丰富的展品,我觉得中国古代人很早以前就开凿运河了,非常了不起!”当
  • 2024-02-09
    近日,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市教委关于公布2023年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和第十七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审结果的通知》,我校朱鹏霄教授负责的“中国文化日译与实践教学团队”获批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刘建喜教授荣获第十七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长期以来,我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两项荣誉的取得,既是我校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体现,也是我校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结果。希望全体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获奖教学团队和名师为榜样,主动学习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创新思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努力奋斗。(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王济军)
  • 2024-02-07
    近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表彰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发布,我校体育部获评成都大运会“先进集体”,我校学子邵雅琦获评成都大运会“先进个人”。 我校是天津市最早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之一, 2003年与市体育局共建了高水平击剑队。2015年11月,承办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极大推动了击剑运动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近五年,天外击剑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夺得佳绩,共获得4金5银9铜,充分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展示了学校办学实力。为积极备战第31届大运会,体育部全力以赴、多措并举,结合学生所在国家队备战训练计划,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个性化定制线上教学计划,兼顾学习、训练、比赛,学训之间相辅相成,互相提高。成都大运会上,邵雅琦获女子佩剑个人赛金牌1枚(我国击剑代表团在本届大运会上获得的首金)及佩剑团体赛第五名;傅依婷获花剑团体赛金牌1枚,创ky开云手机官方网站入口参加大运会历史最佳成绩,学校多年来坚持体教融合,在大运会赛场上结出累累硕果。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
  • 2024-02-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师生热烈反响。校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梁燕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饱含殷切期望和温暖关怀,为天津工作引航定向。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抓创新人才培育这个核心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中体现“天外之为”;我们要聚焦语言特色优势,依托天津国际语言服务中心平台和天外志愿服务靓丽名片,助力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积极进取的奋进之姿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校外事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建校60周年为契机,聚焦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加强谋篇布局和统筹协调,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招生、外教聘请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实在在的举措,为服务“留学天津”品牌和国际中文教育基地建设,为助力天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汉语桥”“小鹰”等留学天外品牌,面向国际社会持续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宣传工作